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不息,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这一战略部署,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黄河流域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黄河流域发展指明了方向。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地带和能源、化工、原材料及基础工业基地。然而,长期以来,黄河流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且开发利用不合理、洪水威胁依然存在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在上游地区,重点维护天然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好“中华水塔”,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减少入黄泥沙;下游加强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同时,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目标和归宿。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全方位落实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原则,走好集约节约发展之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广节水灌溉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鼓励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布局建设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机制,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协同合作。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沿黄各省区党委和政府要担起主体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协同联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同时,要强化法治保障,严格执行黄河保护法,依法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已经奏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