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推动民生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民生保障关键问题,提出诸多政策举措。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民生关键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为人民幸福生活及国家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坚持以党的领导引领民生工作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关于民生工作的指导方针,新时代以来,我国民生建设水平大幅度跃升,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党员干部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要自觉厚植人民情怀,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引推进民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些地方党员干部热衷搞“面子工程”,却忽视百姓急难愁盼,最终只会落得“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有把精力放在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上,才能干出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检验的实绩。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用铁肩扛起责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解决难题不推诿、不敷衍、不扯皮,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让群众的笑脸成为最美的风景。
坚持以严明纪律保障民生健康发展。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推进社会救助等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以实干论成败的鲜明导向,推动党员干部勇做改革的行动派、实干家,要发挥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为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提供扎实作风保障。 作者:叶歆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