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石泰峰深入甘肃舟曲调研,着重强调要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全力推动解决突出问题。这一重要指示犹如明灯,在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进程中,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强化明晰了路径,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行动指南。 一、深入调研,洞察舟曲乡村发展实情 舟曲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征程中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特色产业体系不断健全,"1+6"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中藏药材种植、从岭藏鸡养殖、中华蜂培育等特色产业规模稳步扩大,联农带农机制日益完善,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同时,数字经济等新兴动能加速培育,"舟曲县乡村振兴数字服务平台" 建成投用,5G 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拓展,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注入新活力。 但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仍面临不少亟待破解的挑战。从产业发展看,特色产业规模化效应初显,但产业链延伸不足,农产品精深加工环节相对薄弱,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力度有待加强;从干部队伍看,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运用现代技术赋能发展等方面,能力素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从乡村治理看,资源整合效率和治理精细化水平仍需提升,如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仍是重要课题。石泰峰委员此次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与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流,全面掌握实际情况,精准把握基层脉搏,旨在找准症结、开对药方,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舟曲落地见效提供实践指引。 二、强化学习,筑牢基层党建坚实根基 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无疑是加强基层党建的关键所在。基层党员干部身处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 “领头羊”,他们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效。因此,必须将学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学习内容上,要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同时,要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加强对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学习,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在学习方式上,要创新形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可以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实地观摩学习、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方式,让学习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例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到乡村振兴示范地区参观学习,亲身感受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和做法,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靶向施策,全力破解乡村振兴难题 针对舟曲县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要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在产业发展方面,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例如,加快中藏药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物流园区)建设,提升中藏药材加工能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藏药品牌。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利用电商平台、新媒体等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舟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能力方面,要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参加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建立干部交流机制,选派优秀基层干部到上级部门、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