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回复: 0

公职人员当以“俭”为镜,守清廉本色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52

主题

0

回帖

63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3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再次通报多起公职人员违规吃喝典型案例,从“假公务真吃喝”到“私人会所宴请”,从“超标准接待”到“借机敛财”,这些案例如一记记警钟,敲响了公职人员廉洁自律的底线。违规吃喝看似“小事小节”,实则是作风建设的“顽疾”,更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唯有以“俭”为镜,方能守住清廉本色,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一、违规吃喝:看似“人情往来”,实则“纪律红线”
违规吃喝的核心问题,在于“和谁吃、在哪儿吃、谁付钱”。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行为均属违纪:
1. 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无论是下属、企业还是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饭局,只要涉及利益关联,皆不可触碰。
2. 出入私人会所或高消费场所:无论花费来源,此类场所的宴请均属违规。
3. 公款吃喝或超标准接待:假借公务之名行吃喝之实,或借机大吃大喝,皆为“舌尖上的腐败”。
4. 违规参加婚丧喜庆宴席: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不仅败坏风气,更损害公职人员形象。
这些行为看似“人情往来”,实则暗藏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的“陷阱”。公职人员若因一时口腹之欲而放松警惕,终将陷入纪律的“泥潭”。
二、公职人员当以“俭”为镜,守清廉本色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公职人员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更应以“俭”为镜,时刻自省:
1. 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无论是私人宴请还是公务接待,均需严格遵守规定,拒绝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饭局。
2. 警惕“变相”吃喝:假借公务之名行吃喝之实,或通过虚增费用、变通报销等方式掩盖违规行为,皆为自欺欺人。
3. 严于律己,管住“小节”:一顿饭、一杯酒看似小事,实则是作风的“试金石”。公职人员需从细节处筑牢防线,方能行稳致远。
4. 主动接受监督,营造清风正气:公职人员需主动公开公务接待信息,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清风正气,需从“一餐一饭”抓起
违规吃喝之风的整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久久为功。中央三令五申,各地持续发力,通过明察暗访、通报曝光、严肃追责等方式,释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公职人员当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
1.是否因“人情难却”而放松警惕?
2.是否因“侥幸心理”而触碰红线?
3.是否因“小节失守”而酿成大错?
公职人员当以“俭”为镜,以“廉”为尺,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管住嘴、守住心,方能在“人情往来”中守住底线,在“利益诱惑”前保持清醒。唯有如此,方能以清风正气护航,以清廉本色赢得群众信任。





上一篇:坚守红线,以铁纪狠刹违规吃喝歪风
下一篇:锻造作风组织“双引擎”,赋能乡村振兴新征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 14:50 , Processed in 0.28083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