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强调就业优先战略的引领作用,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等具体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去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就业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标志着我们党对就业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开辟了中国就业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在我国就业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就业关乎千家万户的生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辽宁省立足黑土地,构建起全域协同的乡村人才振兴体系,引育数万名专业人才,推动人才下沉一线,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以乡村人才链之变促产业提质增效,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沈阳市稻梦空间园区通过种植多种彩色水稻品种,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精确定点描线,创造出令人震撼的巨型稻田画作,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景区,仅门票收入就超过4000万元。同时该项目致力打造稻米文化IP,带动周边10万亩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和稻米加工业发展,走出“三产带动一、二产联动”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将文旅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内蒙古则深挖矿产资源,走出一条产业升级、生态友好的就业之路。白云鄂博矿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铌储量世界第二。近年来,包钢集团围绕稀土、钢铁两大主业,积极向稀土永磁、储能材料、高端特种钢材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并融合资源综合利用、化工、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这直接催生了对研发工程师、先进工艺设计师、智能化设备运维师、现代物流服务师等新型人才需求。2025年,集团计划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1700余人。在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背景下,远景科技、隆基绿能等新能源头部企业密集入驻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鄂尔多斯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园已初步形成了以风能、光伏光热、氢能、储能、新能源重卡等为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条。近两年,产业园累计吸纳就业1.3万人。”2023年国家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来,杭锦旗着力推动生态建设与农牧民增收深度融合,以工代赈,鼓励农牧民通过投工投劳参与治沙。2025年该旗开工的10个“以工代赈”项目,涵盖水利、能源、城镇建设及生态治理等领域,累计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劳务队26个,吸纳农牧民714人参与建设,截至当前发放劳务报酬289.81万元。农牧民工们在治沙造林、光伏板清洗等岗位上辛勤工作,将生态治理的汗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实现了“治沙”与“就业”的双赢。 高质量充分就业对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劳动者通过高质量就业能够获得稳定且与自身技能、付出相匹配的收入,为劳动者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实现自我价值。高质量就业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开发了更多的专业技术岗位和农牧民友好岗位,对消除就业歧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潜在深远的影响。也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比重,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就业带来的稳定收入为扩大消费提供了收入基础,使劳动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有能力增加发展型消费乃至享受型消费。进一步增强了劳动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助于推动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内需的扩大将进一步带动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