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大本也。”乡村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它承载着悠悠历史与厚重文化,更是国家发展的坚实根基。然而,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如一道无形的藩篱,致使乡村在产业、民生、治理等方面与城市差距渐显,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恰似一把精准钥匙,为乡村全面振兴开启希望之门,引领乡村迈向繁荣。 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基所在。过去,乡村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竞争力弱,这背后是城乡要素流动不畅的桎梏,城市凭借优势对乡村资源形成“虹吸”,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大量外流,导致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城乡融合发展犹如一把利刃,破除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城市资本涌入乡村,为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注入资金“活水”;先进农业和信息技术落地,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业现代化;专业人才带着新理念、新技术奔赴乡村,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下,乡村产业引擎被激活,正朝着多元化、高质量方向加速迈进。 民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温暖注脚。当前,乡村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与城市差距明显。教育上,乡村师资薄弱、设施陈旧,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孩子成长受限;医疗上,乡村医疗资源稀缺,设备简陋、医生水平有限,村民看病难;文化上,乡村文化设施简陋、活动匮乏,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城乡融合发展为改善乡村民生带来新机遇。借助这一东风,城市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得以向乡村延伸。通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补齐乡村公共服务短板,让乡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相近的优质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治理有效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当下乡村治理面临诸多挑战,情况复杂、事务繁杂,传统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需求,而城乡融合发展可以为乡村治理带来新思路。一方面,可促进各方力量聚合,通过引入社会组织、企业、村民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形成治理合力,打破以往政府“单打独斗”局面。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企业带来资金和技术支持,村民自治组织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数字化治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精准服务,可有效推动治理创新。通过聚合力、促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坚实根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虽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引领,定能在乡村大地上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广大农民收获满满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