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以其精炼的条文、雷霆的执行,成为 “徙木立信之举”。正如石泰峰同志所深刻指出的,它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其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深层次、长远性的”。这绝非虚言。十余载光阴流转,八项规定精神已深深融入党的肌体,深刻重塑了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其成效之显著、意义之深远,需要我们深刻把握,并由此进一步增强抓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中央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等看似具体的“小节”入手,实则立下了管党治党的大规矩。它体现了党中央“以上率下、刀刃向内”的非凡勇气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这“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将党章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扎紧了制度笼子,划清了“红线”“底线”。约束的是“小事情”,展现的却是关乎党的性质宗旨、人心向背、生死存亡的“大战略”。事实证明,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成为“读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把‘钥匙’,成为百年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新生的关键一步。 其成效是全方位的。在政治层面,它有力推动了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革新,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和素质能力显著提升,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管党治党实现了从“宽松软”向“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在联系群众层面,通过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整治“四风”,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更加自觉,有效整治了多年顽瘴痼疾,重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极大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在社会层面,八项规定的影响力早已超越党内,深刻引领社风民风积极变革。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清理“车轮上的腐败”,从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到规范“天价礼品”,勤俭节约、务实清廉的新风尚蔚然成风。在国家治理层面,其影响渗透至各领域,优化了资源配置和营商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它“以中国共产党之治引领中国之治”,确保我们在世界变局中把握主动,在战略博弈中立于不败,护航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意义极其重大。它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支点,通过“严字当头、刀刃向内”的持续整治,释放了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开辟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它是永葆党同人民血肉联系的生命线,紧紧抓住作风问题的本质——党性和党群关系问题,不断厚植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它是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磅礴力量的动力源,优良的党风政风作为最大的软实力,极大地提振了全社会精气神,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强国复兴伟业积聚了强大正能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化风成俗绝非朝夕之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不是只管五年、十年,而是要长期坚持”。因此,务必增强政治自觉,深刻认识八项规定作为“徙木立信之举”和“标志性措施”的极端重要性;务必筑牢思想根基,时时洗涤思想,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务必强化行动自觉,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向制度要长效,确保管出习惯、抓出成效,最终化风成俗。 中央八项规定,这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金色名片”,其光芒源于徙木立信的初心,其力量在于驰而不息的实践。深刻把握其历史性成就和重大意义,锲而不舍地贯彻落实,必将持续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为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巨轮破浪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