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人民”二字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坐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传承为民服务精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既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从北京社区的议事厅到湖南汝城的“半条被子”故事,从重庆两江新区的政务创新到上海城市公共设施的“微改造”,无数生动实践印证着一个真理:只有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筑牢执政根基、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时代答卷。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筑牢执政根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就像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三里河二区社区,通过居民议事厅让群众的诉求得到倾听和解决。党员干部认真记录居民的每一个想法,将其作为工作方向,这体现了对群众的尊重和重视。只有干部真正走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才能使政策制定更贴合民意,工作开展更符合民心。当群众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问题得到解决,就会对党组织和政府产生信任和拥护,党群干群关系也会更加紧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就会更加坚实。 传承为民服务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为民服务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需要代代传承。“半条被子”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初心。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这种精神一直在延续。当地党员干部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如修路时充分考虑村民的青苗补偿和就业需求。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一承诺。传承为民服务精神,就是要像汝城的干部一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让初心使命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不断升华。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是满足群众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重庆两江新区的政务服务专员从坐等企业上门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贴心帮助,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他们通过设立政务惠企E站、开设“政务大讲堂”、狠抓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等举措,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这不仅让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也增强了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在上海,复兴东路隧道的“微改造”则是从群众出行的实际需求出发,优化公共设施,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就是要以群众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和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高效、便捷、温暖,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传承为民服务精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更好地传承为民服务精神;只有传承为民服务精神,才能推动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而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又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为民服务精神得到更好的体现。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