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 当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当"奋斗者"号深潜万米海底,这些成就背后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这种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一、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的关键一招华为鸿蒙系统的成功研发,打破了国外操作系统垄断。据统计,我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利数量已居全球前列。要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建议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基金",鼓励中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所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二、人才创新:培育发展的源头活水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实行导师制培养,毕业生在航空航天领域表现突出。数据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需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在高考综评中增加创新素养考核,建立"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计划"。杭州二中学生发明的"智能导盲杖"获得国际奖项,证明青春创意同样能贡献社会价值。 三、制度创新:破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圳推行"秒批"政务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半天。建议推广"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建立创新免责清单。北京中关村"雏鹰计划"支持大学生创业,三年孵化项目超2000个。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者吃下"定心丸"。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书写发展新篇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要为这些成就自豪,更要立志成为创新浪潮中的弄潮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