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公文写作的 “穿靴戴帽” 现象令人无奈:开头必定是 “在…… 的正确领导下”,结尾总是 “为…… 而努力奋斗”,正文充斥着 “高度重视”“亲自部署” 等程式化表述,仿佛文字被戴上了无形的镣铐。直到八项规定出台,明确要求 “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这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碎了束缚文字的枷锁。如今,我们惊喜地发现,政策解读采用了 “一图读懂” 的新颖形式,工作部署转化为清晰明了的 “任务清单”,朴实的群众语言取代了生硬的官腔官调。这种转变绝非仅仅是文字技巧的更新,更是工作理念的彻底革新 —— 只有真正做到蹲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层,才能写出充满泥土气息、带着露珠般鲜活的文字。 文风与作风的转变,本质上是求真务实精神的回归与彰显。在平时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摒弃了以往厚重的 “政策汇编大礼包”,改为向企业递送 “企业需求清单”。带着实际问题走访企业,带着解决方案跑相关部门,使得项目落地周期大幅缩短了;将传统的 “调研报告” 升级为切实可行的 “问题台账”,领导干部主动领办难题,把群众反映的 “路灯不亮”“排水不畅” 等看似微小的事情都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这些生动的实践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优秀的文风并非是文字游戏的堆砌,而是要将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切实转化为群众能够感知、可以衡量的实际行动。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过去,当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每一次行动都饱含着对人民的深情厚意,我们就一定能够书写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让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不仅在字里行间落地生根,更在广阔的田间地头开花结果,切实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宝恒:陈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