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而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廉洁履职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问题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划出了清晰红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纪律支撑。《规定》的出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它聚焦农村基层干部廉洁风险点,对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发放、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乡村建设项目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了明确规范,为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提供了具体准则,让干部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 在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发放中,禁止通过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补贴资金,确保每一分补贴都能精准落到农民手中,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政策的红利。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方面,严禁设立“小金库”、低价处置集体资产等行为,守护好农村集体的“家底”,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乡村建设项目管理中,杜绝虚列项目、违规干预工程建设等现象,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让每一个项目都成为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廉洁履职,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关键。一个廉洁奉公的干部,能够公正无私地处理农村事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相反,一个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的干部,不仅会损害群众的利益,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还会引发群众的不满和矛盾,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在一些地方,由于个别干部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等工作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导致群众对干部失去信任,对政策产生误解,严重影响了农村工作的开展。因此,农村基层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廉洁自律的要求,坚守底线、不碰红线,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 要做到廉洁履职,农村基层干部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工作中不出差错、不犯错误。其次,要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将自己的工作和行为置于全方位的监督之下,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最后,要加强家风建设,管好自己的家人和身边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引导家人遵纪守法、廉洁自律,防止家人利用自己的职务影响力谋取私利。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重要使命。让我们以《规定》为准则,以廉洁为底色,以担当为画笔,用心用情用力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