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猫饼 于 2025-5-20 10:39 编辑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的深刻变革如同一场“静水深流”的革命,不仅重塑了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更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涤荡社会风气,推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这一历程,既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更是以党风为“风向标”引领全社会价值重塑的生动实践。 以党风之“清”树新风之“正”。党风是社风民风的“源头活水”。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月饼禁令”到“公务餐改革”,中央八项规定以“徙木立信”的决心,将作风建设具象化为一条条“硬杠杠”。例如,浙江衢州推行“公务餐”扫码就餐制度,党员干部从“酒桌应酬”中解脱,转而将精力投入实干;福建长乐通过整治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嫁娶,带动企业家和群众简办仪式、捐助慈善,让“结不起婚”“死不起人”的叹息成为历史。这些变化表明,党风之“清”不仅在于约束行为,更在于以“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为社会立标杆、树导向。
以党风之“实”促民风之“淳”。党风建设的成果最终要转化为群众可感的“幸福指数”。在湖南,党员干部依托红色资源打造“沉浸式党课”,带动村民化身红色故事宣讲员,让革命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在深圳,“党员志愿者先行”的旗帜下,超400万市民加入志愿服务大军,构建起城市温暖的精神图谱。党风与民风的良性互动,既体现在移风易俗的实践中——如绿色祭扫取代铺张攀比、勤俭节约成为餐饮新风尚,也反映于价值观的重塑中——群众逐渐摒弃“办事靠关系”的旧观念,转而信任规则、崇尚实干。党风之“实”,正是通过一件件民生小事,汇聚成崇德向善的社会共识。
以党风之“韧”固长效之“基”。作风建设“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的韧劲,彰显了党中央“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决心。从紧盯“四风”隐形变异问题靶向施治,到将家风建设纳入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党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例如,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廉洁齐家”,以家风正党风、促民风;浙江开展“我们的家训”活动,将传统美德融入百姓生活,形成修身律己的文明风尚。这些举措表明,作风建设既需制度约束的“硬手段”,也需文化浸润的“软力量”,唯有“化风成俗”,方能实现党风社风民风的同频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