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工作中,我们既要回溯过往的成绩,更要立足当下,以敏锐的视角洞察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开辟作风建设的新路径。 破思想“坚冰”,筑牢信仰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八项规定精神,首要任务是破除部分干部思想上的“坚冰”。当前,仍有少数干部对八项规定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只是“一阵风”,存在侥幸心理;有的将规定与工作创新、业务拓展对立起来,认为规定束缚了手脚。这些错误思想,严重阻碍了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加强思想教育,创新学习方式。除了传统的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外,可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漫画等,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解读八项规定精神,让干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同时,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让干部深刻认识到违反规定的严重后果,从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此外,还应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将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定期组织考核,确保干部对规定内容入脑入心。 除形式“顽疾”,提升工作实效。形式主义是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的一大“拦路虎”。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部门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表面上看工作有声有色,实则空转虚耗,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有的部门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临时突击准备材料,数据造假、内容空洞,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要根治形式主义,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上级部门在布置工作时,应注重实际效果,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多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工作实效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摒弃只看材料、听汇报的片面做法。对于存在形式主义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形成有力震慑。此外,还应鼓励干部创新工作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有不断破除思想“坚冰”、除形式“顽疾”、治特权“苗头”、促作风“转变”,才能让八项规定精神在工作中落地生根,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