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此次会议的召开,既立足现实需求,又着眼长远发展,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强化思想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会议强调,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常态化抓好党员教育培训。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筑牢思想根基,才能确保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在社区治理中,基层党组织是凝聚群众、引领治理的核心力量。通过定期开展主题教育、组织生活会、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能够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止基层“微腐败”,确保社区治理风清气正,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增强治理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二、深化网格治理,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着力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并完善热点难点问题议事协调机制。这一部署直击当前社区治理的痛点——如何在人口密集、利益多元的超大城市中实现精细化治理。 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基层治理的重要创新,通过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但网格治理不能仅靠行政力量推动,更需要党建引领,激发居民自治活力。例如,可以探索“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议事会,协调解决停车难、加装电梯、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智慧社区平台,让居民通过手机APP参与议事、反馈诉求,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治理模式。 三、拓展新兴领域党建,增强治理覆盖力 随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快速发展,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已成为城市运行的重要力量。会议特别强调,要全面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强化行业、部门党建责任,研究覆盖质效评估体系。 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而应真正发挥凝聚和服务作用。例如,可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小哥驿站”,为外卖骑手、快递员提供休息、充电、饮水等暖心服务,同时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平安巡逻、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增强其归属感。此外,可探索“党建+行业联盟”模式,推动平台企业、行业协会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共治,形成“以服务促党建、以党建促治理”的良性循环。 四、优化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人。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建设水平,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健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同时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支撑,加快党群服务阵地转型。 在社区治理中,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的能力直接影响治理成效。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培训,提升其矛盾调解、应急管理、智慧治理等能力;另一方面,要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方式,例如建立“云端党支部”,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此外,党群服务中心不应仅是办公场所,而应转型为“居民会客厅”,提供养老托幼、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等多样化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红色阵地”。
此次会议对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作出了全面部署,既强调思想引领,又注重实践创新;既聚焦传统社区治理,又关注新兴领域覆盖;既强化队伍建设,又优化服务供给。这些举措的核心,在于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治理从“管理”向“治理”转变,从“单一行政推动”向“多元协同共治”升级。未来,社区治理应继续以党建为纽带,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资源,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超大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让社区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