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0

“常学常新”八项规定:“知”“行”“守”作风三重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8

主题

0

回帖

4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发表于 2025-4-15 16: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荔枝 于 2025-4-15 16:17 编辑

“常学常新”八项规定:“知”“行”“守”作风三重奏

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关系的晴雨表,是检验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从延安整风到新时代八项规定,作风建设始终是党自我革命的利器,而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如破解作风顽疾的“金钥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粒扣子”。
“常学常新”悟初心:让“铁规矩”成为思想“导航仪”。
“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起手式”,其核心要义在于以群众路线校准权力坐标。从“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到“文山会海的反弹”,从“痕迹管理异化”到“调研作秀回潮”,这些新表现警示我们,学习教育不能停留在背诵条文,而要通过情景模拟、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将基层减负的痛点、民生堵点作为教学生动案例,让“规定动作”变成“自觉行动”,时时处处让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校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航向。
“知行合一”破顽疾:以“绣花功夫”打通作风“最后一纳米”。
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成效,最终要落脚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绩上。当乡村振兴面临“材料美化”与“实效美化”的博弈,当优化营商环境遭遇“新官不理旧账”的困境,当民生工程出现“面子工程”的变异,党员干部需用好“四下基层”传家宝。从“板凳会”收集民情到“圆桌谈”共商对策,从“最多跑一次”的流程革命到“接诉即办”的机制创新,以“民情地图”“问题清单”“成效账本”三件套,推动作风转变从“运动式”向“制度化”转型。鲜活的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真正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暖心事。
“久久为功”铸长效:用“制度笼子”锁定作风“绿色频道”。
作风建设的“徙木立信”,贵在以制度刚性保障教育成果。从会议时长的“倒计时管理”到文件字数的“限额审批”,从基层调研的“轻车简从轨迹留痕”到公务接待的“一函一单”制度,八项规定精神正通过数字化改革嵌入权力运行全流程。组工干部需推动建立“作风健康码”体系,将学习教育参与度、群众满意度、问题整改率纳入干部数字画像,形成“教育-监督-问责-整改-治理”的闭环生态。当每项制度都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八项规定精神才能从“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信仰”。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永动机”。党员干部当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学深悟透,以“群众阅卷”的压力感知行合一,以“制度成瘾”的自觉感久久为功,让“徙木立信”的改革承诺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作风之基。






上一篇:文风正,人心齐!
下一篇:筑牢绿色理念根基,凝聚生态建设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3 11:55 , Processed in 0.23591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