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回复: 0

读懂一号文件与“奋进的春天”共拥幸福图景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6

主题

0

回帖

18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8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懂一号文件与“奋进的春天”共拥幸福图景
  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千峰绿树成荫连,万壑清泉漱石潺。”打开春天的方式有很多,或徒步登高、或烹茶听风,若是走进乡村处处又见景象一新,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研读一号文件,主动以“奋进的春天”共拥幸福图景,真正助燃群众身边的变化、惊喜与生机盎然,不断写意深入人心的美好诗行。

  与“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自然相拥,扮靓乡村颜值处处有“春意”,遇见“人在画中游”的幸福景色。“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天初暖、日初长,初春之美,美在万物复苏、美在希望无限、美在风景如画,走进农村大地,从山头渐浓的绿意到河水潺潺的声响,从犁地轰鸣的机器到春耕忙碌的身影,各种美好元素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春意图”。而这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正是无数人心中的诗与远方。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的自然相拥,深刻明白自然家底和生态环境的不可替代和重要性,既能看到其背后的价值,也能悟到其于美好生活的意义,既要主动践行绿色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要着手擦亮乡村颜值,通过集中治理、入户宣传、设计规划等方式,在因地制宜中留住乡村特色、还原美好颜值、焕活动人新意,真正吸引更多人来到乡村、扎根乡村,遇见让人流连的幸福景色。

  与“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相拥,踏准时代步伐时时伴“春风”,升温“海阔凭鱼跃”的幸福感受。“春风拂面来,花开满园香。”从慢慢撕掉贫穷、落后、闭塞等负面标签,到逐步跑出铿锵节奏、换来气象一新,乡村以崭新姿态站在了大众面前,不仅成为了众多青年的创业新去处,也变成了投资客的新选择。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与“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相拥,既要踏准时代步伐积极抢抓机遇,在善于借发展“春风”中激活乡村产业“一池春水”,让更多特色民宿、老年康养、亲子研学、趣味采摘、户外旅游等项目落地乡村,也要在传统行业中注入新动能,通过引入智慧科技、先进技术、智能系统等,以技术革新和配置创新不断提升土特产的质量和包装及宣传水平,让更多好产品变成大家喜爱的金招牌,奋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面起势、多点开花,真正让广大群众拥抱“满眼生机转化钧”的生活,升温事业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受。

  与“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相拥,点亮心中绮梦灿烂如“春光”,助燃“把酒话桑麻”的幸福生活。“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其主角也应是世世代代扎根在这里、生活在这里的广大农民,无论是环境美化、事业升级,都与他们的切身感受息息相关,无论是回应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还是丰盈精神世界,都是为了“幸福”二字。而这就是我们肩头的使命与责任,也是人生价值和奋斗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当与“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相拥,既要满怀热情投身乡村振兴,在进百家门、解百家难中用心答好一道道“服务题”,通过实地调研、耐心沟通、真抓实干,不断升温大家的幸福感受,也要让大家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分外精彩,在积极举办“村BA”“村晚”等活动中燃起大家追逐美好生活的动力,在有事多商量、围炉说真心中拉近彼此的距离,真正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幸福久久、温暖如春。

领悟中央一号文件解锁乡村振兴“增”字密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月2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六大方面,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牢记“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的殷切嘱托,在“稳产保供”中实现“农业增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进行了多方面重点部署,强调要持续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瞄准关键生产要素,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耕好“粮食安全”责任田,加强对流转耕地、承包经营等行为的监管,对触碰耕地红线行为及时制止,确保耕地“物尽其用”。要创新机制“准线”,完善好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流转,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增添更大广度。要把握科技“主线”,加强农业生产理论知识学习,将理论学习与乡村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农业生产的科技支撑,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含金量”,守住“大国粮仓”,端稳“中国饭碗”。

  坚定“产业富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在“产业兴旺”中实现“农民增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一号文件强调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县域连接城乡、辐射农村的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支撑,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乡村产业品牌。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发挥好乡村在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共享产业发展成果,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厚植“念兹在兹、须臾不忘”的为民情怀,在“优化治理”中实现“农村增活力”。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广大党员干部一方面要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通过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健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持续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健全长效机制,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整治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宝恒 孙倩





上一篇:提升全民健康意识,倡导科学合理的体重管理
下一篇:青春三气铸伟业 强国有我谱新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4 06:34 , Processed in 0.16011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