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与坚定,筑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在党的二十大后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再次释放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的鲜明信号。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必将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基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清风正气。 深学细悟精神内核,筑牢思想根基。学习教育活动紧扣“从政治上看作风”的核心要求,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修课,推动党员干部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中深化认知。通过系统梳理党的作风建设百年历程,从井冈山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时代“打虎拍蝇”的雷霆行动,深刻揭示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这一历史规律。创新开设“作风建设云课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党史重大场景,使理论学习从平面走向立体,从抽象说教转为沉浸体验。这种深层次的思想武装,让党员干部清醒认识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简单的行为约束,而是对党的初心使命的忠诚坚守。 靶向纠治顽瘴痼疾,强化震慑效应。针对“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风险,《通知》部署开展“作风顽疾清零行动”。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建立数字化监测平台,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精致务虚工程”等突出问题实施动态预警。紧盯重要节点、关键岗位,运用大数据分析公务消费、差旅报销等数据流,精准识别违规苗头。强化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通过编发《作风建设负面清单》、组织专题忏悔录学习,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连锁效应。这种“精准画像+靶向施治”的闭环机制,既保持高压态势,又彰显严管厚爱,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向治本深化。 构建长效制度体系,厚植政治生态。《通知》创新提出“作风建设全周期管理”理念,将制度建设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在监督层面,推动纪检监察、审计统计、信访舆情等数据互联互通,构建“四风”问题立体监督网;在激励层面,完善干部担当作为容错纠错机制,细化12类容错情形和5项澄清正名程序,树立“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导向。特别注重制度刚性执行,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干部考核、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硬性指标,形成“学、查、改、评”一体化推进格局。这些制度创新既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又激发“不想腐”的自觉,推动作风建设从阶段性治理转向常态化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