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开启了一场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近日,《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的出版发行,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权威指引,也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风建设,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党的优良作风始终是我们党凝聚党心民心、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更需要以优良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在《论述摘编》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核心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作风建设“为什么抓、抓什么、怎么抓”的根本性问题。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还是新时代脱贫攻坚中的“一个都不能少”,党始终将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当前,必须坚决纠治脱离群众、漠视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信任。 作风建设的重点是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的大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来看,一些干部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搞“形象工程”“数字造假”,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挖政绩观偏差、责任落实虚化等根源问题,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不断细化完善,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例如,通过规范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制度,压缩了“四风”问题滋生空间。当前,要结合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健全监督执纪、容错纠错等制度,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新征程上,我们要以《论述摘编》为镜,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压实责任链条,将学习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推动全体党员干部深学细悟。要聚焦问题导向,深化整改落实,对照《论述摘编》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排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隐患,重点整治形式主义新表现,并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将整改成效纳入巡视巡察、绩效考核。要强化制度建设,巩固学习成果,进一步完善公务支出标准、督查检查考核办法等制度,堵塞漏洞,同时注重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通过公开曝光形成震慑。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我们要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为指引,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的基调、“实”的举措、“廉”的本色,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