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破立并举之笔绘就现代化新图景 当京张高铁以350公里时速穿越八达岭长城时,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交响震撼世界。这条跨越百年的铁路,从詹天佑的"人"字形设计到今天的智能化轨道,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生动缩影。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唯有以思想解放破除观念桎梏,以改革创新重构发展逻辑,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开辟新境界。 思想破冰是破茧重生的先导。安徽小岗村18个鲜红手印冲破计划经济藩篱,深圳蛇口"时间就是金钱"的标语打破平均主义迷思,这些历史印记昭示着思想解放的磅礴伟力。当前,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技术革命浪潮,更需要破除"等靠要"的惰性思维,摒弃"小富即安"的保守心态。正如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正是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制度壁垒,让政务服务效率提升63%,市场活力提升45%。思想解放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在制度创新中落地生根。 改革攻坚是动能转换的密钥。从"两弹一星"打破技术封锁到北斗系统闪耀苍穹,从高铁网络纵横神州到5G技术领跑全球,创新始终是发展的核心动力。华为十年投入超万亿研发经费,在芯片设计、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宁德时代通过材料体系创新,将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40%。这些案例印证:唯有将改革深度切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才能在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万亿元,对GDP贡献率超40%,这正是改革创新的丰硕果实。 实干担当是蓝图落地的根基。在太行山深处,李保国教授35年扎根田间,用科技让140万亩荒山变成"绿色银行";在南海之滨,港珠澳大桥建设者攻克世界级难题,筑就跨海长虹。这些实干者用行动诠释:现代化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由无数奋斗者的汗水浇筑而成。当前,我们既要警惕"躺平"心态消解奋斗意志,也要防止形式主义侵蚀实干精神。正如脱贫攻坚战中,300多万驻村干部用脚步丈量土地,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点眺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文明形态的创新突破,更是发展路径的自我超越。从"东方红"卫星到"天宫"空间站,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动车,历史总是在破立交替中螺旋上升。当14亿人共同执起改革之笔,以思想解放为墨,以创新实践为纸,必将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绘就更加壮丽的现代化图景。这既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更是时代召唤的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