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坚持正确方向,培育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将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作为首要原则。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德育贯穿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比如,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亲身感受先辈们的奋斗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解决教育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原有的教育资源配置已难以满足现代化需求。我们要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使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相互衔接、协同发展;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拓宽教育资源来源渠道。建立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推动协同发展,激发创新活力。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是创新发展的引擎,人才是两者有机结合的关键纽带。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有机衔接。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破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教育根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