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回复: 0

强化新时代人才引领:深化教育、科技与人才战略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

主题

0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3-18 13: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战略导向,不仅是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精准把握,更是对未来国家发展的长远规划。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国内需求,强化新时代人才引领显得尤为迫切。深化教育改革是这一战略的核心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以及疫情解封后更多学生选择考研而非就业,深化教育改革的需求愈发迫切。这要求我们在教育结构上做出调整,加强教育整合能力,促进教育结构的完善。同时,也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建议,这无疑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整合方面,DeepSeek AI大模型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全栈自研的攻坚范式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赋能逻辑场景驱动以及产学研贯通新型范式的人才机制,共同构成了其成功的基石。DeepSeek的成长轨迹,不仅展示了新型举国体制下创新要素的系统性重组,更破解了基础研究“不敢投”的困局,构建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快速转化通道。这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模式,无疑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提供了新的战略支点。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们需要构建党委、政府、企业、社会“四维协同”治理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效能。目前,已有23个省(区、市)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教育端,多所高校启动了“AI+学科”计划,淘汰传统课程,建立校企联合研究院;在科技端,采用“揭榜挂帅”3.0模式,加速高校专利转化;在人才端,长三角地区试水积分互认制度,建立海外离岸创新中心。企业界也积极参与其中,基础研究投入抵税政策激励了前沿领域的研发。此外,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实施的“双导师制”,更是刷新了产教融合的新高度。
这些探索和实践表明,只有撕掉“纸面知识”的标签,打破“论文枷锁”,拆除“身份围栏”,才能真正激活全民的创新基因。当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形成良性互动,当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我们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繁荣、更加强大的中国。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新时代的迫切呼唤与坚定实践
下一篇:强化教育支撑,铸就人才科技强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12 22:21 , Processed in 0.28074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