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读懂“根本支撑”的战略定位,在“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中,将创新精神根植于教育沃土。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强则国家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及水平到质量提升,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读懂“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把科教融合落到实处。科教融合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教育与科技相互促进、相互赋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近年来,我国科教融合不断深化,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逐步形成。然而,科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升,教育与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我们要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推动教育资源与科技资源的有机融合,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支撑。 读懂“人才强国”的使命担当,在“培养”与“使用”的有机统一中,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人才总量大幅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仍显不足,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才能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纵有良策,实干为要。”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