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5|回复: 0

以教育之基,筑人才科技强国梦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2

主题

0

回帖

13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9
发表于 2025-3-12 14: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与联组会,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这一论述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凸显了教育在强国建设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科技与人才的发展中占据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近年来,我国在教育领域成果显著,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一批高校和学科跻身世界先进。
然而,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教育发展仍存在诸多挑战。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成为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效,是应对挑战的关键。
在培养目标上,应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德育融入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比如,通过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提升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必由之路。要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使其协同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职业教育则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公平。如一些地区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教育与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的核心。一方面,教育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通过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推动教育改革,为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新了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
此外,还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利用数字技术打破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建设学习型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不断涌现。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政策;学校要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家庭要重视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展望未来,只要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就一定能够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上一篇:强化教育,筑牢科技与人才根基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员教育培训筑牢党的事业根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5-19 11:08 , Processed in 0.27380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