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这场开年后的重要会议,再次释放出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一以贯之为基层减负松绑的鲜明信号。从党的十九大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升为政治任务,到此次会议提出“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明确要求,彰显了中央破除积弊、推动实干兴邦的坚定决心,也为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担当作为注入强心剂。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整治形式主义成效显著:层层加码的督查检查少了,虚头巴脑的“面子工程”停了,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变异性,一些地方仍存在“用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怪圈,例如用手机App打卡代替实际工作落实,以“数字减负”掩盖问题本质。此次会议强调“着力纠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问题”,直指病灶,要求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整治,凸显了中央对基层治理痛点的精准把握。 为基层减负,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激发治理效能。会议提出“着力控制各级规范督查检查”“规范评比创建活动”,正是从源头压缩形式主义的滋生空间。通过整合冗余考核指标、优化督查检查流程,将过去多头分散的考评体系转变为综合性效能评估;精简文山会海,推动干部从“会议室”走向“群众身边”。减负的深层逻辑在于推动治理方式从“重痕迹”转向“重实绩”,从“层层加压”转向“层层赋能”,最终实现基层治理效率的“乘数效应”。 当前,经济回升向好、民生需求多元、改革任务繁重,越是爬坡过坎,越需要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抓落实。中央专项工作会议的召开,既是巩固成果的再部署,也是纵深推进的再动员。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才能让减负成果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广大干部在“轻装上阵”中书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