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培训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升党员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任务要求,在优化内容、创新方式、健全资源三方面发力,让党员教育培训“走心”“走实”“走新”,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一、健全资源抓基础,推动培训“走心” 建强“家门口”教学阵地,充分利用党群服务站现有场地资源,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场地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利用学习强国、社区党员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定期推送优质学习资料,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结合线下集中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增强党员之间的互动与情感联系。组织党员深入社区居民家中、街区商户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历史使命感。 二、优化内容抓重点,推动培训“走实” 围绕“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要求,完善“5+7”课程体系,推动党性教育、政治理论教育、知识技能教育深度融合,系统抓实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最新会议精神、政策文件等,邀请专家学者或资深党员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党的理论体系和政策导向。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等党内法规,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通过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党员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组织党员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通过观看红色电影、纪录片等方式,增强党员的爱国情感和党性修养。组织党员开展环境整治、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创新方式抓特色,推动培训“走新” 坚持多样性、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方式,常态化开展集中轮训,采取“书记党课、阵地课堂”等方法,使党员培训更接地气、更冒“热气”。采取“案例分享+书记沙龙+现场教学”形式,开展导师帮带行动,力求课堂理论学习有深度、实践教学有收获。采取“线下共学、线上送学”打造多元化学习课堂,保证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根据党员的学习需求、兴趣和工作岗位等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做到党员教育培训常态化。举办线上或线下的知识竞赛、趣味答题活动,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我们要充分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