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战略部署,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制度密码。全面从严治党经过十年淬炼,正从重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从夯基垒台转向体系构建,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构筑起一座永不褪色的"红色熔炉"。 一、思想铸魂:熔炉中的精神淬火 思想建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净化器"。在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每月定期开展的"政治生日"活动让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这种常态化教育模式已在全国形成制度性安排。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内集中教育如同定期为党员思想"体检",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查摆出"四风"问题650多万个。当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推出"云党课"时,单场直播吸引超百万党员在线学习,数字化手段让理论武装突破时空界限,形成全天候的思想熔铸机制。 二、制度固本:熔炉中的规则锻造 制度治党是管党治党的"定盘星"。翻开《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制度建设的路线图清晰可见。截至2022年底,现行有效党内法规达3718部,较2012年增长46%。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党员干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创新,将作风建设具象化为可量化的服务标准。当"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出台后,某省一年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247人,制度刚性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这种刀刃向内的制度革新,让管党治党既有法可依更执法必严。 三、监督塑形:熔炉中的多维淬炼 监督体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探照灯"。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年间,全国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6.1万起,这种"越往后越严"的执纪态势形成强大震慑。在深圳前海,"智慧监督"平台将行政审批、工程建设等关键领域数据全部纳入系统监控,运用大数据捕捉异常信息。当"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在脱贫攻坚领域发力时,仅2020年就推动整改问题14.3万个。这种立体化监督网络如同给权力运行装上"行车记录仪",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不留盲区。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化建设正开启新的篇章。这座新时代的"红色熔炉",既熔铸着百年大党的政治本色,也锻造着民族复兴的钢铁脊梁。当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必将在自我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异答卷。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时代呈现,更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