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如同附骨之疽,侵蚀着党的肌体,损害着党群干群关系,更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文件如山、会议如海、报表如潮,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问题,难以将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的鲜明态度,是基层干部的热切期盼,更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整治形式主义,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整治形式主义根源在上,表现却在下。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无形中助长了形式主义歪风。整治形式主义,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坚持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办实事,以实际行动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 整治形式主义,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打好“组合拳”。整治形式主义问题表现形式多样,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识别、精准施策。要大力精简文件会议,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会议规模,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要规范督查检查考核,避免多头重复、层层加码,切实减轻基层迎检迎考负担。要改进调查研究,轻车简从、务求实效,避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调研。要完善问责机制,对形式主义问题严肃查处、通报曝光,形成震慑效应。 整治形式主义,要注重建章立制,久久为功,防止“反弹回潮”。整治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整治形式主义不能“一阵风”,必须注重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巡视巡察重要内容,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整治形式主义,要激发基层活力,鼓励担当作为,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整治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基层活力,鼓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培养锻炼干部,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打赢这场硬仗,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让实干之风劲吹基层大地,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