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让他们轻装上阵,提升工作效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2024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对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新征程上,应打好整治形式主义的攻坚战、持久战,切实减轻基层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让更多减负成果惠及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在当下社会,政府基层工作人员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们面临着来自上级的多重压力和任务,经常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影响到服务群众的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给政府基层减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真正给基层减负并减少形式主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升观念认知 • 树立正确政绩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避免追求表面政绩和形象工程。 • 强化宗旨意识: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长远利益计。 二、完善体制机制 • 精简文件和会议:严格控制层层发文、层层开会,减少不必要的文山会海。文件要简洁明了、务实管用,会议要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 优化督查检查考核:加强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减少督查检查考核的频次和规模,避免过度留痕和机械式做法。强化结果导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 明确基层权责:科学划定职责边界,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同时,也要明确基层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抓落实。 三、强化综合监督 • 加强群众监督:健全群众监督网络,丰富反映问题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 媒体监督:各级媒体要推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揭露各领域、各行业形式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推动以案促改。 四、利用数字技术 • 整合政务软件和平台: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整合政务软件和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减少基层干部重复报送材料和数据的负担。 • 提升干部数字素养:加强基层干部的数字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数字素养和运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形式主义问题,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去服务群众。同时,也能推动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政府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只有保持抓铁有痕的落实韧劲,打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攻坚战、持久战,基层干部才能真正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创造出更多实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