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2月5日在京召开,会上强调了,要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做到真正为基层减负,但在现实工作中,仍存在“粉饰门面”、“层层加码”形式主义,我们要坚决向形式主义说“不”,以真抓实干推动各项事务的稳步推进。 “粉饰门面”的虚假繁荣要不得。在现实工作中,在形式主义常会以“粉饰门面”的姿态出现。就拿基层工作中的环境卫生检查来说,在检查前,大张旗鼓地组织人员清扫主干道,把垃圾桶擦拭得锃亮,甚至用鲜花来装点街道,可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卫生死角却依旧垃圾堆积如山。这种只注重“面子”的行为,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基层干部不得不放下手头真正关乎民生的工作,全员参与到这场“门面工程”中。它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还让群众对政府工作产生质疑,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这样的形式主义,无疑是在制造一种虚假的繁荣,毫无实际价值可言。 层层加码”的工作负担要不得。形式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是“层层加码”,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一些部门为了显示自己对工作的重视,不考虑实际情况,随意增加工作要求和指标。比如在扶贫工作中,国家原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扶贫标准和流程,但到了某些基层地区,却被层层加码。要求扶贫干部填写大量重复、繁琐的表格,记录每一次走访的细节,甚至精确到和贫困户谈话的时长、谈话内容的字数统计。这使得扶贫干部大部分时间都被困在办公室里做文字工作,真正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需求、解决实际困难的时间大幅减少。这种层层加码的形式主义,不仅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还严重阻碍了政策的有效实施,让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扶。 “本末倒置”的过度留痕要不得。如今,在很多工作领域,留痕成了工作的重要目的。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教师们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记录教学过程、学生辅导情况等各种痕迹材料。从备课笔记的详细程度,到与学生谈话的记录字数,都有严格要求。 这使得教师们把大量精力放在整理资料上,而用于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的时间减少。这种过度留痕的做法,让工作重心从解决实际问题转移到制造“工作痕迹”上,是一种严重的本末倒置,束缚了工作人员的手脚,阻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形式主义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它不仅浪费资源、降低效率,还损害公信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以坚定的决心和切实的行动,坚决与之作斗争。只有摒弃形式主义,我们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有意义的工作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