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x_HBhJH 于 2025-2-18 10:08 编辑
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钱袋子鼓起来,好日子火起来,是人民群众最朴实的心愿,也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国强民富指日可待,民族复兴也将势不可挡。 巩固改革既有成果,展现经济发展“新风貌”。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且随着“十三五”期间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几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经济增长虽放慢脚步,但总体也处于缓中有进的状态。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应坚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不动摇,推进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破除无效低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达到刺激企业优胜劣汰、推动市场积极发展的目的,展现经济新风貌新气象。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建立经济发展“新机制”。企业活力是经济向上发展的重要根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营商环境,有助于发挥企业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可以从转变职能切入,“放手”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转而建设统一大市场,令市场自主调节供给需求,促进形成市场化的竞争,并通过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确保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坚持重商、亲商、兴商、安商、富商的工作理念,全面发挥政府作用,激发企业家干事的创业活力。 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我国虽连续13年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但大而不强的问题尚未解决,巩固原有体系和规模优势固然能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然而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传统行业必然要寻求转型升级才能跟上时代步伐,高水平、可持续地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将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形成新方向、新产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相融合,激发产业的内生发展潜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以智能化为引领的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畅通国内国际循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是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发展理念,更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市场体系,则有助于畅通国内及国际经济循环。梳理商品流通渠道,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解决供给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建立健全就业政策,以创业促进就业,解决人才与产业脱节的问题;协同金融与区域发展,将金融资源配置到新产业、新动能中去,解决金融与实体脱节的问题。
宝恒 李菲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