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给基层干部群众送上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怀揣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为民情怀”,奋力推动民生落实,切实回应百姓关切,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负时代使命和人民期盼。 深耕厚植为民情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至上”始终是贯穿百年党史的价值遵循,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不变底色”。“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抓在手上,真正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扑下身子为民务实。“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勤务员”,既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群众的贴心人,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永葆“实”的态度、“干”的劲头,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政绩工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变为实景。 甩开膀子勇挑重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这两个“最大的政治”相互连通,只有持续不断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赢得民心,只有赢得民心才能巩固政权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面对群众问题困难及时响应,做事事关心的“行动者”、不做推诿扯皮的“旁边客”,做为民解难的“奋斗者”、不做怕见风雨的“泥菩萨”。要把为民造福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工作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消除“梗阻”,畅通渠道,紧贴民心,想方设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含金量”,用服务民众的赤诚之心打通直达民心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