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八个着力推动”为今年的纪检监察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尤为引人注目。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这不仅是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对纪检监察工作方式的深刻革新。 大数据信息化的引入,是纪检监察工作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腐败治理效能。从制定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到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再到明确要求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一系列举措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对科技赋能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大数据信息化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纪检监察工作涉及海量信息,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高效、准确地处理这些数据。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通过数据汇集、碰撞比对、关联分析等手段,纪检监察机关能够更精准地发现问题线索,提高监督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在打通数据壁垒、加强平台建设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探索建立数字化反腐败工具箱,丰富拓展大数据资源池,破除信息孤岛,纪检监察机关构建起了涵盖线索评估、数据检索、智能研判等功能的大数据分析研判系统。这一系统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还为监督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纪检监察机关应继续深化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加强内部信息渠道的畅通和外部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持续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高质量数据资源供给。 善用科技赋能、强化数据运用,是大数据信息化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核心体现。面对腐败问题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传统的监督方式往往难以奏效。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从数据碰撞中找线索,在信息分析中查根源,有效提高发现隐蔽问题线索的精准度。如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中披露的唐一军案件,正是大数据手段运用的典型例证。专案组通过大数据关联搜索,揭开了伪装背后的真相,让腐败问题无所遁形。这充分证明了大数据技术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巨大潜力。 除了在日常监督中发挥作用,大数据信息化还可以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数据分析,助力发现传统监督方式难以发现的问题。通过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数据分析,纪检监察机关可以建立监督模型、加强分析研判,精准发现问题线索背后的廉洁风险和腐败问题。在整治“四风”顽瘴痼疾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纪检监察机关应继续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在信息综合、数据共享中深入分析研判、精准发现问题。 总之,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路径。通过打通数据壁垒、加强平台建设、善用科技赋能、聚焦重点领域等措施,纪检监察机关可以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开展工作的能力,为正风反腐提供强大助力。这是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腐败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径和关键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