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召开前夕,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1月5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档播出,引发干部群众广泛关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乎民生福祉,关乎人心向背。专题片展现了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国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紧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明显成效,生动讲述了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反腐为民、反腐惠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实践。 坚持人民至上,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像警钟一样,敲得人心头直颤,得让党员干部多看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历史多次证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党和国家最深厚的根基。惩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是把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国之大者”,要守护人民群众获得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必须下大力气惩治“蝇贪蚁腐”。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借群众力量延伸监督。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蝇贪蚁腐”离群众最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监督起来也最方便、最有效。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监督执纪执法既是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凝聚人民群众参与正风反腐的强大正能量。坚持挺纪在前、高压严治,构建“三不一体”长效机制。党的二十大以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严查了一系列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连根拔起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清理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阻力器”,揪出了一批群众身边的“蛀虫”。 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要始终树牢“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厚植为民情怀,聚焦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重点领域,紧盯痛点难点开展集中整治,深入村(社区)、深入田间地头收集群众诉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同时,要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案件,强力推进办案,狠抓纠风治乱,集中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对涉及范围广、影响恶劣的问题,要从严查处、查清查透,在惩治“蝇贪蚁腐”中推动党员干部树牢群众观点、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