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强国”,农业强国对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需要全面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的进展。 我们要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藴含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以及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他们反映的那些实际的问题出发,解决这些问题的所在,来提高工作的实效。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农民的积极性,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的进步,更谈不上实现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对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涉及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研攻关、种业市场管理,即整个种业全链条各个环节。把它概括起来,就是要加快构建种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和依法治理四种能力。 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一个重要抓手就是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应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就是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就是要加强农村的公共服务。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行县乡村统筹,不同层级明确不同建设重点,满足农民不同层面的需要,实现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 如今我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响鼓重槌,充分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此基础上,对建设农业强国发出了动员令、集结令、进军令。建设农业强国,是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提出的“三农”发展目标,是立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规划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我们要锚定这一目标,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好、运用好我们党行之有效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三农”工作。 未来我觉得要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扶持,发展农村金融。二是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提高其对新文化、新知识的了解,加强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要把农业农村搞好了,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他们才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乡村振兴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实,而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以科技创新为翼,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绿色发展为纲,守护好绿水青山,让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想得益彰,以文化振兴为魂,挖掘乡土文化资源,让乡村成为传承文明、留住乡愁的精神家园,让“绿野田园绘新篇”的愿景照进现实,成为我们共同奋斗的最美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