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石与战略要地,此工程不仅是对过往辉煌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指引。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一、固本培元,探索新知 “守正不阿,创新不息”,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核心理念。守正,即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理论基石与灵魂灯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推进理论研究的征途中,我们必须如磐石般坚定,确保研究方向的正确性。然而,守正并非墨守成规,在坚守原理的同时,我们更需勇于探索新知,不断推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这要求我们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汲取其智慧精髓,同时结合新时代的背景与实践要求,对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此,方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二、根植沃土,赓续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要求,为我们推进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遵循。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实际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深度融合。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经典著作中的原理与观点,更要聚焦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同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赓续中华文脉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根基,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在推进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智慧与营养,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文化华章。 三、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与培育理论精英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与担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推动理论创新与发展,更要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育高素质理论人才。构建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中国实际,系统提炼总结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理论。这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更要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培育高素质理论人才,则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与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中来。通过精心培育与选拔,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理论研究队伍。 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与责任。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勇于创新探索新理论;坚持“两个结合”、根植中国大地与赓续中华文脉;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育高素质理论人才。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新征程,共同书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壮美篇章!(作者:黄筱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