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承载着推动社会进步、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使命。然而,形式主义这一顽瘴痼疾,却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消耗着他们的精力,阻碍了政策红利的有效释放。因此,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仅是激发基层活力的关键之举,更是赢得民心、凝聚民力的必由之路。 一、形式主义,不容小觑 形式主义,顾名思义,重形式轻实质,重过程轻结果,它表现为文件多、会议多、检查多、考核多,而真正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实事却少之又少。这种“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更让基层干部深陷于无尽的文案和会议之中,无暇顾及群众的实际需求,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减负行动,正当其时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基层减负松绑。从“基层减负年”的提出,到《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的印发,再到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地实施,无不彰显了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坚定决心。这些举措如同一股清流,滋润着基层的心田,让广大干部得以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群众、解决问题。 三、深化整治,久久为功 深化整治形式主义,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一刀切”“层层加码”,让基层干部有更多自主权和创新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问责,对那些顶风作案、搞形式主义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还要注重源头治理,从制度层面入手,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审批,为基层创造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 四、轻装上阵,共绘新卷 当形式主义得到有效遏制,基层干部得以轻装上阵,他们就能更加专注于本职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心声,更加高效地服务社会发展。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基层干部将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多接地气、暖人心的业绩。人民群众也将从中受益,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五、结语 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基层治理新画卷,让基层这片广袤的土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轻装上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