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要“形实兼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出部署。流动党员是党员当中的特殊群体,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实用导向,立足实际出实招,力求“形实兼备”,才能有效提高流动党员的“向心力”“执行力”“服务力”。 凝“思想之形”,提高流动党员对标对表的“向心力”。流动党员的管理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时刻对标对表,校准政治方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其摆在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最突出位置,不断悟初心、践初心,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遵循和行动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铸“组织之实”,提高流动党员能战能胜的“执行力”。 流动党员由于长期脱离党组织,缺乏组织归属感。对此,基层党组织应该主动作为,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要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毯式”排查。在基层党组织网格化管理体系下,建立从“行业”到 “楼道”的流动党员“微网格”,以“流入、流出”全纳入建好“指挥网”,线上线下全覆盖建好“组织网”,让流动党员能够深切体会到党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强有力的支持,激发流动党员内在动力,引导流动党员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资源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化“被动”为“主动”。 增“为民之效”,提高流动党员惠民利民的“服务力”。流动党员是隐藏的“宝藏”。基层党组织要根据流动党员身份的多样性特点,采用差异化落实管理措施,凝聚流动党员力量,转数量为能量。针对高校、企业及个体等青年流动党员队伍,基层党组织要挖掘青年流动党员特长专长,引导流动党员参与便民服务、社区治理等多方面基层建设,让流动党员深度融入基层的同时也累积经验和人脉,双向辐射、贡献力量;针对退休流动党员,要广开言路求良策,以常态化走访关爱为契机,引导退休流动党员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让其发挥余热、老有所用。以“小个体”凝聚“大动力”,让流动党员“流有所为”。 作者:杨阳 单位: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