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工作应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一理念强调了社工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要聚焦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做到社会工作的极致。无论是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改造、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还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就业创业扶持、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都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是中国社会工作的根本遵循。这一道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社会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社工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密围绕这一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庄严承诺。我们要多抓实事,多办好事,多解难事,把每一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为民众干实事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比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 其次,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是社工工作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对社工工作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新时代的社会工作不仅要关注传统的救助、帮扶等领域,还要积极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和方式,如社区治理、心理服务、家庭辅导等。同时,社工工作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人民服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之心,对事业的敬畏之心,对工作的热爱之心。总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社工工作的根本方向和必然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初心和使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