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徐利民的事迹,具象成种子论,党员干部只有将自己当做种子,他扎根的土地就是伟大的事业和可爱的人民,这个形象的比喻可以扩展出干部的“种子论”,而其核心就是为人民的福祉,党员干部依据人民的需求,长成人民所需要的形象。 一、种子长成树,扎根大地、遮风挡雨,代表着党员干部的担当; 担当是每个人所应当具备的品格,党员干部日常承担着不同的角色,需要用自己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工作中勇于挑重担,不计得失,出现问题不推诿扯皮,而是勇敢面对。生活中,作为家长,给予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育,指导子女健康阳光地成长,成为有用的人,对于父母,要承担起赡养的职责,孝敬爱亲,“已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他人也要充满关爱,这就是所谓人的担当,我国从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经济体,期间就是无数党员干部有着大树一样的担当,带领群众冲出了一片发展的宏图,而在当今,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转型困局,更需要有党员干部有这样的担当,错了是自己的,成功了则惠及全体群众,拒绝平庸,为保自己的地位而畏惧不前,贪图眼前而放弃更进一步的可能性。 二、种子长成竹、枝干笔直、一身正气、代表党员的精神品格;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但要在社会角色上做到称职,还需要有一份对人民群众的担当,牢记党的使命是为人民谋求福利,干部是为百姓规划的带头人,这就需要干部必须是有担当的,在带领人民致富的道路上,要有“舍得一身剐”的决心,制定了方案后,带头执行,切记因为担心犯错而畏首畏尾,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改革的道路不会一路平坦,任何人都不可预知未来到底是对是错,党员干部作为群众的带头人,必须要有这样的豪气,大不了重头再来,自己只要是付出真心、付出努力,即便最终失败,也能问心无愧。 三、种子长成草,默默无闻、保护水土,代表着一种奉献的精神; 奉献是社会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品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奉献是对人民群众真挚的爱,是最深沉的情感,为了百姓的福祉,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了他人前路顺畅,自己可以默默承受他人的“踩踏”,只为让他人走得更稳妥,看似受到委屈,但草却是活的扎扎实实,不似鲜花那样瞬间灿烂,却能永远碧绿青翠,党员干部对群众甘为“孺子牛”,对于同事,也要有小草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感染身边的同志,共同承担起为群众谋福祉的重任,用自己的经验,教育引导身边的同志,不求回报,同时也不嫉妒职务的高低,不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焦虑,因为党员干部就该有小草的奉献精神,自身活的扎实,也为他人铺平道路,营造出满眼的苍翠,就如同社会的和谐友爱。 干部如种子,按照人民需要的样子,长成竹子,品格高尚,长成大树,遮风避雨,长成草,扎根群众,一切从人民的福祉出发,“种子论”无疑是党组织对于党员的要求,也是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党员才能如种子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