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 耐心细致调查研究,掌握腐败的规律和特点。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和监督,就容易产生腐败。我们各级的纪检监察干部只有深入了解腐败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一些党员干部在沉迷享乐中背离初心使命,逐渐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形成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团,与不法分子勾结,进行权钱交易。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案情来看,腐败行为往往涉及多个家庭成员或相关人员,形成系统性、家族式腐败,例如,原内蒙古银监局领导班子集体沦陷的案例;腐败行为往往与利益集团勾结,形成权钱交易的网络,例如,孙力军政治团伙案和原内蒙古银监局领导班子集体沦陷的案例。 雄心勃勃系统施治,根治腐败的表象和根源。这包括从源头上减少腐败的机会,通过改革和完善制度,减少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问题。腐败的表象为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存在如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四风”问题;党员干部利用职权为亲友谋取福利;虚报冒领、截留侵占公款,利用职权索贿受贿等。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没有得到良好监督和约束,导致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在于体制的缺陷和漏洞,特别是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制度和机制改革迟缓或不彻底,权力过于集中,客观上存在许多漏洞和薄弱环节;在于“官本位”观念等积习,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忠心耿耿坚定施策,铲除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要让大家都清醒认识到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保持反腐败斗争的坚韧和执着,不断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不断筑牢思想防线、立起精神支柱。要持续深化改革,增强动力活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纪检监察机关要落实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的重要要求,督促案发单位围绕权力运行的风险点深化改革,构建科学的权力配置和监督机制。要强化警示教育,整合运用本土廉洁文化资源,推动清廉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反腐败斗争的长远目标。腐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必须通过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