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这本书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及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和争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性包含了值得赞同的深刻洞见,也有需要批判和反对的局限性,这种双重的视角有助于我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是盲目接受或拒绝马克思主义的各方面,而是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估在不同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它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大大引述了海尔布隆纳的重要观点:“要探索人类社会发现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实践也确实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正如本书的题目一样,海尔布隆纳通篇的论述,可以总结为: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既有合理成分,也有局限之处,需要我们加以甄别。当然,对于作者的观点,作为读者也应该像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所持的这种观点一样,辩证地加以分析。
作者肯定了马克思持续的世界影响力,但也同时在开篇的导言第二页中,便十分着急地阐述“这种持续的影响力并非马克思所独有”,而紧接着就提到了他认为的具有这样影响力的两个人:柏拉图和弗洛伊德,考虑到教授作为一个出生在美国纽约富有家庭的德裔犹太人,这似乎不难理解!对于后续的一些让我困惑的见解,似乎也不那么意外了。
作者阐述了四大核心内容:哲学辩证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分析,以及社会主义信念。但在我看来,他似乎很难真正说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至少没有明确的表述,以至于给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一直混乱不清的”论述。而恰恰又是下面的表述“下一世纪对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干扰的三个最可能的原因——人口压力,核军备竞赛和环境灾难的威胁——马克思或他的追随者都没有预见到”,也让我更加确信了自己对于作者本书观点的见解! 只有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以及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内在地统一起来,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密切结合,才能走出“赞成与反对”的迷障,真正读懂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