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座谈会在上海隆重召开,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更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李鸿忠副委员长和陈吉宁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路径,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思想。 一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基层治理的核心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其核心在于“人民”二字。它强调民主不仅仅是一种选举制度,更是一种贯穿于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民参与。这一理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即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 在基层治理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意味着我们要打破传统治理模式的局限,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治理体系。通过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让人民群众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参与到基层事务的管理中来,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二是制度体系保障是基层治理的坚实基石。陈吉宁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观点直击基层治理的要害。制度体系是基层治理的基石,只有建立起科学、完备、高效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基层治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民主化。 在构建制度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通过人大工作平台,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让人民群众能够直接参与到立法过程中来,使法律法规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 三是人人共享是基层治理的美好愿景。李鸿忠副委员长指出,人大工作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基层治理不仅要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让人民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和受益者。 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多元主体的作用,通过志愿服务、社区协商、居民自治等方式,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为基层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理念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将其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等措施,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