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话是柳公权的一句名言,阐述了书法时心境与笔力之间的关系,如果人的心是正直的,那么书法也自然端正,也反映出了他刚正不阿、正直坦荡、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以此“笔谏”为对照,做到“用权在心,心正则权正”。 用权在心,就是要怀揣一颗“心无旁骛“的心。众所周知,权力是把双刃剑,能让社会变得更加有秩序,但同时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伤到自身,更可怕的是损害群众利益。是否正确用权,严重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环境的稳定顺畅。党员干部是权力的使用者,在这充满诱惑、物欲横流的环境中,要做到“心无旁骛”,就意味着在行使权力时,需要时刻约束自己,心无杂念,排除个人私欲,诱惑面前不动心,困难面前不动摇,像工匠专注于作品一样,专注倾听民声,专心解决民困,让每一个决策都光明磊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让每一次挥动的权力之剑,都是为了人民,为了正义。 用权在心,就是要怀揣一颗“心明眼亮”的心。权力来自于人民,握在手中的权力,应当是人民心中的明灯,照亮着前进的方向,驱散着内心的黑暗,温暖着困苦的心灵。在使用权力时,心明眼亮者能够洞察秋毫、明辨是非;能够公平公正、精准衡量;能够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我们应时刻保持内心的纯净正直、头脑的清醒警惕,保持对纪法的敬畏之心,对人民的感恩之心;应时刻保持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应时刻自省吾身,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勇于自我革命。 用权在心,就是要怀揣一颗“心甘情愿“的心。为官用权者,要有一颗甘于奉献的心,这份心来自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己事业的执着热爱。有了这份“心甘情愿”,就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困难与挑战,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有了这份“心甘情愿”,就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愿意承受更大的压力;有了这份“心甘情愿”,就有了积极主动和勤奋努力的工作作风,不会推诿扯皮,不会敷衍了事,而是全力以赴并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有了这份“心甘情愿”,就有了真诚和善意的言行,得到群众的信任,带领群众向上向好,形成充满正能量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实际行动践行“权为民所用”的庄严承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心正则权正”的要求,才能不负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