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汇聚起共襄强国盛举的磅礴力量。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英勇无畏,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拓创新,英雄模范们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担当和奉献的深刻内涵。青年干部也应循此路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身许国、民安为先,要胸怀强国之志,在“国富民安”的殷殷之盼中,点亮“家国情怀、人民至上”的璀璨灯火。国家富强,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人民幸福,是社会发展的稳定保障。它需要我们每一个青年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之志。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从走上战场到建设国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的心,始终与党紧紧相连。1960年在山西屯留修水库,他带头开山、打石头、挖土,手上血泡没断过,茧子结了一层又一层。循着英雄足迹,青年也应深入一线基层岗位,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四百”大走访等工作机制作用,统筹各级资源、加强部门联动,用心倾听人民的声音,用情解决人民的困难,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以赤子之心,绘就家国情怀的壮丽画卷。 匠心筑梦、争创一流,要锤炼强国之技,在“干事创业”的漫漫之程中,勇攀“不懈奋斗、追求卓越”的入云高峰。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许振超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为修复精密部件的行家里手,还练就了“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等拿手绝活,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填补技术空白,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这背后,是日复一日的练习与反复磨砺的汗水,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挑战,更有心态与毅力的考验。见贤思齐,青年更要敏锐洞察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聚焦行业动态、新兴技术、社会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开拓视野,通过实践锻炼和不断学习,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怀揣着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成功的渴望,勇往直前,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筚路蓝缕、甘为人梯,要勇建强国之功,在“人才兴邦”的拳拳之心中,绘就“担当重任、矢志创新”的发展蓝图。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岗位,都是国家和社会这台庞大机器上的一个小小齿轮;每一个齿轮的运转,都与能否破解发展难题、攻克改革难关息息相关。王小谟终其一生为祖国国防事业打造“千里眼”,引领中国预警机事业实现跨越式、系列化发展。而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批年轻人陆续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领军人才,为我国预警机事业积蓄发展后劲。在新时代的浩瀚征途中,国家的强盛与繁荣愈发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汇聚与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兴起。为此,青年须以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主动适应并提升个人能力;同时,也要广泛挖掘人才力量,用足用好各类人才政策,构筑人才集聚磁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推动更多人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质生产力源泉。(周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