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工作,不断激发基层动力活力、整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听懂基层“呼声”。基层干部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整治形式主义不仅仅是减轻负担,更是让干部“敢于为、善于为”。“行百里者半九十”,基层减负是为了让干部有更多精力去谋划长远、实施有效措施,而不是单纯地减少任务。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不作为”的人无立足之地。基层党组织应当坚持严管与厚爱并举,通过制度创新和工作机制的完善,激发基层干部的内生动力,推动基层治理行稳致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车马齐驱”,在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要听允基层“心声”。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不仅要着力“轻车减负”做减法,还要聚焦“壮马赋能”做加法,要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基层厘清权力范围、划定职责边界、开出权责清单,并开展全覆盖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工作提质增效“加速度”,将鼓励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有机结合,让干部才能与岗位需求“双向奔赴”,推动有为就有位,有位更有为。 要听采基层“回声”。要时刻关注基层减负的“回声”,。监督单位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对照监督标尺,及时调校不恰当、不合理的减负内容,改进监督方式,更多采取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真督实查,把监督变成遍访民意的助听器,上下贯通,循环推进。 为基层减负非一日之功,需常抓不懈,破除“考核依赖症”,不能“上下一般粗”,更不能层层加码,坚持优化精简考核指标,减掉“多头考核”、合并“重复考核”,取消“无用考核”,降低“留痕考核”,让基层干部从纷繁复杂的考核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抓落实、解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