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成为基层工作的生动写照。基层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近年来,为基层减负的呼声不断,一系列举措也相继出台,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要想真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还需健全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 为基层减负,是对基层干部的关爱。长期以来,基层干部面临着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频繁检查等诸多负担,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能够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服务百姓,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要从源头治理文山会海。会议多、文件多是基层负担的重要来源之一。要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和规模,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尽量合并。同时,要精简文件,提高文件质量,避免文件的重复和冗长。通过减少文山会海,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去抓落实、干实事。 过度留痕也是基层负担的一大问题。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留痕要求。工作的成效不应仅仅体现在材料和记录上,而应更多地体现在实际行动和成果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减少对形式主义留痕的依赖。 频繁的检查考核同样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要整合检查考核项目,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要加强对检查考核的统筹协调,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同时,要改进检查考核方式,注重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了解真实情况,而不是仅仅看材料、听汇报。 为基层减负,关键在于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带头为基层减负。要加强对为基层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减负措施落到实处。对违反为基层减负规定的行为,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干部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不断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为基层干部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