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着眼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使命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证。 深化党建制度在于长效常态“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大量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内容,理论武装越彻底,理想信念就越坚定,思想就越敏锐,行动就越自觉。要扎实开展大规模、体系化、全覆盖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特别是“六个必须坚持”的精髓要义,自觉做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完善理论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立足岗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行动。 深化党建制度在于充分发挥功能。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着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统筹推进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探索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有效途径,通过定期走访、关注需求、解决问题等方式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两企三新”,让他们感觉党员就在身边,进一步凝聚新兴领域群体,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深化党建制度在于优化人才政策。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充分培养人才的优势,充分发挥人才的长处;要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要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