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问题进行探讨,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文件。时间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改革开放“踏实”,《决定》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要以正确的政绩观带动中国式现代化迈入深水区。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塑造为民谋福的政绩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指示,强调着“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重要的遵循。我党自成立以来,根本宗旨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二十大开展以来,全国上下的干部同志们也在不断解析二十大精神,开展各式党史学习的活动,从历史中汲取信念力量,坚定自身理念信念,为当下百姓谋福利,为后世子孙谋幸福。正是以心系百姓为中心思想下,党员干部们和人民群众在党的号召下不懈奋斗,最终实现了消灭绝对贫困的壮举,完成了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塑造为民谋福的政绩观,方能使中国式现代化落于为民造福的根本目标上。 以清正廉洁、奉公守法为干,塑造勤政廉洁的政绩观。近年来,有的党员干部为了尽快干出成果,取得好的排名,在资金支持,项目落地上急功近利,面对需要长时间打磨的工作没有兴趣,更有甚者将向上级汇报的报告和账目做的非常漂亮,看似做出了很多的工作,实际全是“烂尾”和“面子”工程,发展的红利完全没有让当地百姓享受到。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是党员干部自身政绩观扭曲的展示,更滋生了权钱交易的腐败角落。在一个个落马官员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为政之初都是为民着想、信念坚定的好干部。但在功绩的诱导和金钱的诱惑下,逐渐迷失自我,倒向腐败深渊,最终给地方或行业长远发展留下祸害和隐患。塑造政廉洁的政绩观,方能使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发展的正确道路上。 作为一名基层人员,政绩观这三个字看似离我们相去甚远,实则不然。我们对待群众和工作的态度就是我们政绩观的最好表现。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不停歇,中国式现代化逐步迈入深水区,我们要时刻学习党的思想方针,治理手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为根,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在岗位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