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整治形式主义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从思想、行动、服务三方面化繁为简,让基层减负真正落到实处、向上生长。 修思想“繁”叶,让正确的政绩观牢牢“扎根”,促进基层减负之树向上生长。思想决定旗帜,信念指明方向。为基层减负首先要从思想源头抓起,精准发力,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厚植爱国主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牢牢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自觉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其次,利用好红色资源,定期开展理论宣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把为民做实事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不贪图虚名。 修行动“繁”叶,让有效的决策部署点点“浇灌”,促进基层减负之树向上生长。以往,为推动各项工作,文件和会议是行动中重要的工作环节,但同时文件内容重复,多头转发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从而加重了基层工作的负担。因此,为整治形式主义要先从精简文件会议开始,提高工作效率。首先,严格文件管理制度,确认行动的发文主体,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文件发放。针对文件的内容要严格把关,不长篇大论、不讲虚话,保证内容精炼、务实。其次,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对主题相似、参会人员相近的会议合并召开,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沉下心”服务群众。 修服务“繁”叶,让便捷的数字化向下“施肥”,促进基层减负之树向上生长。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飞速发展。打破传统服务壁垒,进一步推动数字服务,优化政务环节。数字化服务的关键在于资源共享,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各类政务服务应用数据的动态更新、信息共享互通,解决政务应用程序重复建设、功能交叉、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其次,加强对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规范化管理,避免要求基层重复填报、多次录入同一事项或数据,让基层“指尖减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