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日趋凸显。社区是社会治理的第一线,也是面对群众的最前沿,社区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社区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其政绩观更是直接关系到社区治理的质量和效果。如何确立正确的政绩观,成为当前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首先,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各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政绩观,能够使社区干部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根本,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反之,错误的政绩观容易导致干部脱离群众、追求形式主义,甚至滋生腐败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社区干部的政绩观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下列两方面:1、形式主义严重。一些社区干部过度关注形象工程,热衷于开会、发文、检查,忽视了实际工作的推进,影响了社区治理的质量。2、追求政绩工程。部分社区干部为了提升个人政绩,盲目上马一些不符合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导致资源浪费,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必须明确何为应树立和践行的正确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应具备下述特点:1、一切为民。社区干部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关注民生福祉,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重点解决什么、推进什么。努力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只有群众的良好口碑才是最出色的政绩。2、以实校准。群众的需求日趋多元且复杂,在干事之前切记摸清根本需求,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听民声、察民意,才能找准“着力点”。社区干部只有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最后,校准跑偏的政绩观政绩观仍需多管齐下。社区干部的政绩观是由方方面面综合因素影响而成,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也需从症结入手,多管齐下,综合施治。1、加强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2、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实际工作效果,引导社区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3、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存在政绩观偏差的社区干部,要及时进行提醒、纠正,情节严重的要严肃问责,形成有力的震慑。4、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社区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社区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和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定能成就大事,赢得民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更加美好、和谐的社区贡献力量。
|